家屬樓是屬于什么產權?集體產權房屋購買有哪些弊端?
2023-03-01 11:47:11 來源:法律專家網
家屬樓是屬于什么產權
家屬樓屬于集體產權房屋,買房時只有買賣的合同而沒有房產證。
集體產權房屋購買的弊端
一、無房產證
房屋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依法擁有房屋所有權并對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權利的唯一合法憑證。依法登記的房屋權利受國家法律保護。也就是說只有擁有個人房產證,才能證明房子是自己的,而不只是擁有使用權。
而按照法律規定,集體性質的土地使用權是不能在土地性質未變更性質之前進行買賣的,相應的在該土地上建造的房屋也無法進行買賣或轉讓,因此也就無法取得房屋所有權證。
農村房屋的所有權人能夠用來證明自己對房屋享有所有權的證書一般是當地區、縣(自治縣)、或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頒發的宅基地使用證書。這個證書只能證明被該證書記錄的人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權。集體房產證是臨時的證明,是個模糊概念,甚至缺乏法律依據。
二、不能用于抵押和貸款
三、易產生糾紛,房屋沒有保證
集體產權房有相當一部分是村里自己開發的,也就是說時任書記就是開發商頭頭,如果幾年之后,一換屆,很可能就會出現糾紛。再者說,村里開發的房子,一般都是以改善村名居住狀況名義開發的,沒有任何法律保障,沒有房產證也沒有土地證,出售鄉產權的住宅,并不具備正規的房屋買賣合同,而只是簽一份租賃合同,合同上的房屋性質也與實際有很大不同。而僅有的購房合同也可能會因為大隊書記的換屆而變得沒有什么效力。
最新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