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協議書是否受法律保護?
2022-12-06 10:28:39 來源:互聯網
最近小編看到大家都在討論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協議書是否受法律保護?相關的事情,對此呢小編也是非常的感應興趣,那么這件事究竟是怎么發生的呢?具體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關于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協議書是否受法律保護?事件的相關信息,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協議書是否受法律保護?
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協議書是受到法律保護的。拆遷安置補償協議具有法律效力,不存在所謂的“協議搬遷”,拆遷均為政府行為。
協議拆遷”一般都是以協議的形式出現,簽訂協議的一方往往是鎮政府或者街道辦,一方是被拆遷戶。表面上好像是通過雙方協商,自愿簽訂的搬遷或者拆遷安置協議,實際上屬于違法協議。“協議拆遷”沒有法律依據搬遷或者拆遷安置協議屬于行政的協議,行政的協議屬于雙務行政行為,屬于一種新型的行政行為,實質上也是一種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訴訟是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審查,也就是要審查該行政行為的內容、程序和適用法律是否合法。
“協議拆遷”協議一般都沒有相應的法律依據,法庭上有的被告提供的依據是《土地管理法》,有的被告提供的是市政府、縣政府的文件作為“協議拆遷”的依據。但是《土地管理法》并沒有“協議拆遷”的任何規定,市政府或縣政府的文件更不能作為“協議拆遷”的法律依據。所以“協議拆遷”沒有法律依據。
二、沒簽訂拆遷協議,拆遷怎么維權?
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拆遷房屋是先補償后拆遷的,如果未簽補償協議先拆遷的,被拆遷人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申請行政訴訟等方式維權。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二十七條
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
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遷。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
第二十八條
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申請書應當附具補償金額和專戶存儲賬號、產權調換房屋和周轉用房的地點和面積等材料。
在現實生活當中,大多數是對于拆遷的相關事項,可能并不是特別的清楚。一旦涉及到房屋的拆遷,那么緊接著就需將面臨協商拆遷安置補償的事項,比如說拆遷安置補償的費用,還有就是補償發放的方式。這些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的意見之后,就可以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