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微動態丨農村拆遷款是按照怎么給的?
2023-02-05 16:30:03 來源:互聯網
最近小編看到大家都在討論農村拆遷款是按照怎么給的?相關的事情,對此呢小編也是非常的感應興趣,那么這件事究竟是怎么發生的呢?具體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關于農村拆遷款是按照怎么給的?事件的相關信息,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農村拆遷款是按照怎么給的?
【資料圖】
1、農村拆遷款是按照拆遷補償協議給的。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五條
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于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用房、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補償協議。
補償協議訂立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補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2、農村拆遷所采取的補償安置依據有很多。
有的地方按房屋面積來計算安置補償,有的地方按戶頭來計算安置補償,有的地方按人頭來計算安置補償,但是其實農村房屋拆遷,是結合三種不同的安置補償方式來計算補償的。
(1)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這種方式,按照家庭人口數安排宅基地面積,按照房屋建筑年代、房屋結構、面積、當地建筑成本等因素計算出房屋重置成新價補償被拆遷人重建房屋的費用。
(2)提供安置房安置,也就是用被拆遷房屋換取安置房,這種方式,一般要考慮被拆遷房屋和置換房屋的容積率、公攤面積等因素,置換比例一般高于1:1。
(3)貨幣補償,這種方式應該綜合考慮周邊房地產市場價格,按照確保被拆遷人的居住條件不降低為原則來進行貨幣補償,對被拆遷房屋價值的補償標準一般在周邊房地產市場價格的70%左右即算合適。
二、拆遷補償一人只能享受一次嗎?
1、拆遷補償一人并不一定只能享受一次。
拆遷補償是基于房屋的所有權被征收而按照一定的標準給予的補償,所以只要被拆遷方的房屋在拆遷范圍之內,且對房屋具有所有權,均可以得到補償。
2、有權分割拆遷補償款的常見人群:
(1)在被拆遷居住房屋處有住處的常住戶口,已經實際居住一年以上,并且已經沒有其他住房或者雖有其他住房但居住困難的人。
(2)具有住處的常住戶口,到拆遷許可證核發之日,因結婚而在被拆遷公有住房內居住的,即使說居住還沒到一年,也視為同住人。但他在該處取得拆遷補償款后,一般是沒有權利再主張其他公租房拆遷補償款的份額。
(3)無住處的常住戶口,到拆遷許可證核發之日,因結婚而在被拆遷公有住房內居住了滿五年的,就有權分割。
(4)在被拆遷公有住房處有本市常住戶口,因家庭矛盾、居住困難等原因在外借房居住,他處也還沒有取得福利性房屋的。
(5)房屋拆遷時,因在服兵役、讀大學、服刑等原因,戶籍被遷出被拆公有住房的,且在本市他處也沒有福利性房屋的。
不管拆遷的是農村地區的房屋,還是城鎮地區的房屋,拆遷方與被拆遷方都需要協商確定補償方式、補償金額等的相關內容。在農村地區,拆遷方通常會將補償款下發給集體經濟組織,然后由該組織按照一定的規定,將補償款下發給被拆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