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微速訊:農村房屋拆除后宅基地歸誰?
2023-02-01 12:18:28 來源:互聯網
關 于農村房屋拆除后宅基地歸誰?的知識大家了解嗎?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農村房屋拆除后宅基地歸誰?的介紹,希望可以給到大家一些參考,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農村房屋拆除后宅基地歸誰?
1、農村房屋拆除后宅基地歸國家所有。
【資料圖】
(1)國家征收集體土地時,原宅基地被征收后,變為國有土地,歸國家所有。而村民可以重新申請宅基地建房。
(2)宅基地因自然災害等原因滅失的,宅基地使用權消滅。對失去宅基地的村民,應當依法重新分配宅基地。
2、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是分開補償。
“分開補償”,是指土地補償和地上附著物補償的分離。農村宅基地產權歸村集體所有,由村集體分配給村民使用,村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子居住。在遇到宅基地拆遷的時候,有兩種補償。
一是宅基地補償,二是房屋補償。由于宅基地的產權屬于村集體,因此,這部分補償歸村集體所有,不會直接給宅基地使用人。而房屋的產權屬于村民私有,因此房屋補償歸村民所有。村民的宅基地被征收后,如果沒有其他宅基地,那么村集體要給村民重新分配宅基地,讓村民在新的宅基地上建房子。
二、農村宅基地可以繼承嗎?
1、農村宅基地所有權歸集體,不可以繼承。但是宅基地使用權可以與房屋一同繼承。
農民的宅基地使用權可以依法由城鎮戶籍的子女繼承并辦理不動產登記。被繼承人的房屋作為其遺產由繼承人繼承,按照房地一體原則,繼承人繼承取得房屋房屋所有權和宅基地使用權,農村宅基地不能被單獨繼承。
2、宅基地使用權受到法律的嚴格限制。一是用途限制,二是面積限制。
對已取得宅基地使用權的,權利人如需變更土地用途,必須依法經過批準。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面積不能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三是宅基地使用權的轉讓受法律限制。
在農村每戶村民都可以獲得一個宅基地,在獲得宅基地后可以在土地上修建房屋。根據規定,即使是村民修建的自建房,也有可能會被拆遷。房屋被拆遷后,村集體也不再享有宅基地的所有權。征收方需要向宅基地的所有者、使用者,都支付一定數額的補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