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國有土地時房屋拆遷款怎么給 天天快消息
2023-01-29 18:17:33 來源:互聯網
隨著社會越來越發達,大家都選擇在網絡上汲取相關知識內容,比如征收國有土地時房屋拆遷款怎么給,為了更好的解答大家的問題,小編也是翻閱整理了相應內容,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征收國有土地時房屋拆遷款怎么給?
(資料圖片)
征地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拆遷補償協議給拆遷款,一般把拆遷款打入被拆遷人提供的銀行賬戶即可。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二十五條
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于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用房、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補償協議。
補償協議訂立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補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二、房屋拆遷款有哪些?
(一)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三、房屋拆遷補償原則有哪些?
(一)按原面積妥善安置原則。
拆遷人拆除被拆遷人使用的房屋,原則上按原面積妥善安置的原則,既保證被拆遷人不因拆遷而減少住房、生產經營面積,降低居住水平,生產經營收入,又要保證拆遷人在拆遷活動中不承擔額外責任。但當事人可就拆遷房屋的安置地點、面積、搬遷期限、搬遷方式以及過渡期限等進行協商。
(二)等價交換原則。
在拆遷過程中,拆遷方與被拆遷方應本著等價交換的原則,不管是采取產權調換方式,還是作價補償方式,在安置被拆遷人房屋時,一方面,拆遷方要保證被拆遷人不因拆遷而減少住房或用房面積;另一方面,被拆遷方則無權通過拆遷無理要求增加額外的住房面積,雙方均應本著等價交換的原則協商處理安置事宜。
(三)先安置、后拆遷的原則。
拆遷方在拆除被拆遷方的房屋時,應先妥善安置被拆遷方,然后再予以拆除房屋,即使在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因補償安置協議未達成一致,拆遷方依法先執行拆遷時,也必須先對被拆遷方做好安置工作,保證被拆遷方不至于因房屋被先行拆除而無安身之處,從而確保被拆遷人的居住權。
征地拆遷款不需要被拆遷人到征地主管部門領取,在征地主管部門公布了拆遷補償方案以后,正常情況下被拆遷人應該準備好房產證,身份證,銀行卡等有效材料辦理補償登記,等簽完拆遷補償協議后,房屋拆遷款會按協議約定給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