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新視野】公房拆遷的規定有哪些?
2023-01-26 09:29:16 來源:互聯網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知道公房拆遷的規定有哪些?是什么意思,其實他的意思是非常簡單的,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公房拆遷的規定有哪些?相關的一些知識,我們一起來學習下吧!
一、公房拆遷的規定有哪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根據現行法的規定,公房被拆遷是可以獲得補償金的,補償項目包括被拆遷房屋價值的補償等。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2、被拆遷人的權益
(1)房屋拆遷中的知情權
在征收補償活動中,行政機關在信息獲取方面占絕對優勢,與被征收人處于不對等的地位。因此,行政機關在實施征收和補償活動時,要充分保障被征收人的知情權,除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護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外應當公開。
(2)房屋拆遷中的參與權
房屋征收拆遷活動中,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決定前,必須要保障被征收人及利害關系人的參與權。征收條例規定的我國民眾參與征收與補償活動行政決策的主要途徑,就是參加聽證會和對相關公告發表意見。
(3)房屋拆遷中的申辯權
房屋拆遷活動中,應當保障被征收人、利害關系人的申辯權。行政機關在實施房屋拆遷時,實施影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義務的行政行為,應當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不聽取意見就作出行政決定就如同司法上不經過法庭辯論程序就判決,顯然有失公正。當行政機關作出對被征收人、利害關系人不利的行政決定前,應當允許其提出異議和反駁,聽取其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聽取被征收人和利害關系人的陳述和申辯一般應當記錄在案,以作為行政復議和司法審查的證據。
二、搬遷和拆遷哪個補償多?
1、搬遷和拆遷補償可能一樣多,也有可能拆遷的補償多。
拆遷是取得拆遷許可的單位,根據城市建設規劃要求和政府所批準的用地文件,依法拆除建設用地范圍內的房屋和附屬物,將該范圍內的單位和居民重新安置,并對其所受損失予以補償的法律行為。
搬遷如果是政府的行為導致搬遷,可以等同于拆遷;如果是自己的原因搬遷,和拆遷就沒關系了。
2、房屋拆遷和搬遷的區別
(1)性質不同
房屋拆遷是指取得拆遷許可的單位,根據城市建設規劃要求和政府所批準的用地文件,依法拆除建設用地范圍內的房屋和附著物,將該范圍內的單位和居民重新安置,并對其所受到的損失給予補償的法律行為。搬遷如果是政府的行為導致搬遷,可以等同于拆遷。
(2)補償形式不同
拆遷在政府要求的情況下,可以獲得一定的補償,房屋拆遷實施單位依照規定標準向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人支付各種補償。而搬遷若是個人行為則無法得到補償。
(3)拆遷補償方式不同
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和房屋產權調換。而搬遷是個人行為,則無法享受這些福利。
不管拆遷的是公房,還是私房,在實施房屋拆遷行為之前,就需要向被拆遷方支付一定數額的補償金。具體的補償金數額,需要由拆遷方、被拆遷方協商后確定。當然在協商補償金的時候,不得違反補償標準、以及《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等法律規范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