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報資訊】在農村房屋拆遷有哪些方式?
2023-01-25 20:18:44 來源:互聯網
最近這段時間總有小伙伴問小編在農村房屋拆遷有哪些方式?是什么,小編為此在網上搜尋了一些有關于在農村房屋拆遷有哪些方式?的知識送給大家,希望能解答各位小伙伴的疑惑。
一、在農村房屋拆遷有哪些方式?
在農村房屋拆遷的方式包括政府組織統一拆遷、自行拆遷、委托拆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人民政府組織統一拆遷。
即由人民政府或其專門委托的單位統一進行拆除、補償、安置等工作。它是國家提倡和鼓勵采用的拆遷方式,有條件的城市和城市中實行綜合開發的地區,應當實施統一拆遷。
2、自行拆遷。
拆遷人自己對被拆遷人進行拆遷安置和補償。主要拆遷業務人員必須在拆遷主管機關進行培訓,取得拆遷資格證書后才能上崗。
3、委托拆遷。
拆遷人將房屋拆遷的補償和安置工作委托他人進行。被委托人應當是取得房屋拆遷資格證書的單位。
拆遷補償糾紛舉證的方式為拿出相關對自己有利的證據,具體的證據包括證明當事人訴訟主體資格、證明房屋拆過法律關系成立等的材料,若是無法拿出相關材料,那么不管是采取什么方式處理拆遷糾紛,通常都不能維護自己的權益。
二、拆遷補償糾紛如何舉證?
拆遷補償糾紛舉證的方式為拿出相關對自己有利的證據,具體的證據包括證明當事人訴訟主體資格、證明房屋拆過法律關系成立等的材料,具體需要收集的材料如下:
1、證明當事人訴訟主體資格的證據
(1)當事人為自然人的,應提交身份證明資料,如身份證或戶口本;
(2)當事人為法人或其它經濟組織的,應提交主體登記資料,如工商營業執照副本、工商注冊登記資料或社團法人登記證等。
(3)法人或其它經濟組織的名稱在訟爭法律事實發生后有變更的,應提交變更登記資料。
2、證明房屋拆過法律關系成立的證據
(1)被拆遷人應提交的證據
①被拆除房屋的所有權證;
②證明被拆除房屋的結構、房屋的性質(住宅、辦公或商鋪)、房屋的建筑面積等證據;
③當被拆房屋所有權證上記載的所有人和主張權利的被拆遷人不同時,還須提交證明被拆遷人對于被拆除房屋享有接受賠償安置權利的證據(包括親屬關系證明、繼承權公證書、放棄權利聲明等等);
④證明房屋被拆除的時間的證據;
⑤已經達成拆遷賠償協議的,還應提交拆遷賠償協議;
⑥經過房屋拆遷主管部門裁決的,還應提交裁決書。
(2)拆遷人應提交的證據
①拆除房屋許可證;
②房屋拆遷公告;
③原地新建建筑物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及工程竣工驗收證明;
④房屋被拆除前的面積查丈報告;
⑤房屋拆遷賠償協議;
⑥向被拆遷人支付現金賠償金、過渡期安置補助費、房屋搬遷費、電話遷移費等費用的憑證;
⑦提供過渡期臨時用房給被拆遷人的證據;
⑧用以安置被拆遷人的房屋平面圖、建筑面積竣工查丈報告等。
3、當事人在訴訟請求中有具體請求金額的,應提交詳細的計算清單。
房屋拆遷糾紛案件類型:
在城市化的推進,舊城改造和商品房的開發建設過程中,房屋拆遷案件成為房地產糾紛案件中數量最多、當事人矛盾最容易激化的案件。這類糾紛主要表現有:
(1)拆遷補償或安置協議簽訂后,一方不按協議履行義務或對協議反悔,另一方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對方履行義務。
(2)承租人起訴要求出租人(被拆遷人)賠償因房屋拆遷造成的停業和裝修損失。實踐中出租人的營業房被拆遷,造成承租人對房屋的裝修被拆除,經營受到影響,但是拆遷人一般都不會對承租人的損失進行補償,為此發生糾紛起訴到法院。
(3)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補償安置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因此,在拆遷糾紛中有些當事人雙方達不成協議,經行政部門裁決后,當事人不服裁決,又引起了行政訴訟。
開展拆遷具體的方式是既定的,拆遷方需要結合實際的情形確定合適的拆遷方式。但是不管拆遷方選擇什么樣的方式進行拆遷。都需要在實施拆遷行為之前,就將補償金下發給被拆遷方。若是不按照規定支付補償金,相關工作人員可能會受到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