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實時:國家目前對拆遷房屋的置換是怎樣規定的?
2023-01-17 16:29:39 來源:互聯網
隨著社會越來越發達,大家都選擇在網絡上汲取相關知識內容,比如國家目前對拆遷房屋的置換是怎樣規定的?,為了更好的解答大家的問題,小編也是翻閱整理了相應內容,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國家目前對拆遷房屋的置換是怎樣規定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根據國家相關法律的規定,被拆遷方若是選擇產權置換的方式獲得補償,拆遷方可能需要支付安置費。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二條
因征收房屋造成搬遷的,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向被征收人支付搬遷費;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產權調換房屋交付前,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向被征收人支付臨時安置費或者提供周轉用房。
2、安置費的支付期限,是可以協商確定的。
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依照規定,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于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用房、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補償協議。
二、房屋拆遷補償協議屬于行政類型的協議嗎?
1、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行政類型的協議。
如果因為協議發生爭議,需要提起行政訴訟。
2、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的內容包括:
(1)拆遷補償方式,貨幣補償金額及其支付期限;
(2)安置用房面積、標準等信息;
(3)產權調換房屋的差價支付方式和期限;
(4)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
(5)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或停產停業損失費發放標準和支付方式;
(6)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的方式;
(7)其他條款以及雙方有另需補充的事項。
3、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的法律特征:
(1)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屬于法律行為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房屋拆遷雙方的法律行為。協議關系主要有房屋拆遷雙方當事人參加,僅有一方當事人,協議關系便不能成立。
(2)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法律平等性
房屋拆遷當事人之間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是無論當事人雙方的經濟實力、政治地位如何,不允許任何一方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二是體現房屋拆遷權利義務的對等性,即一方從對方獲得某項權利時,也承擔相應的義務。凡顯失公正的協議是可撤銷的。
(3)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合法必須性
協議必須是房屋拆遷雙方的合法行為。所謂合法行為,是指按照房屋拆遷法規規定的要求而實施的行為。如當事人的資格,社會組織作為房屋拆遷協議當事人要有法人資格;承辦人簽訂協議要有法人或法人代表的授權證明;委托代理訂立協議的要有合法手續;被拆遷人簽訂協議時,應當出具產權證書、使用權證明等法律文件。凡違反法規規定,采取欺詐手段等所訂立的協議都是無效協議。
拆遷安置補償協議在簽署之后一般都具有法律效力,不管是拆遷方,還是被拆遷方,都需要遵守該協議的規定如果實施了違反安置補償協議的規定,那么另一方當事人可以選擇向法院起訴。起訴的時候,最好是向法院提交相關證明糾紛確實存在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