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遷怎么算的停產停業損失
2022-12-08 10:09:07 來源:互聯網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知道房屋拆遷怎么算的停產停業損失是什么意思,其實他的意思是非常簡單的,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房屋拆遷怎么算的停產停業損失相關的一些知識,我們一起來學習下吧!
一、房屋拆遷怎么算的停產停業損失?
停產停業損失是根據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產停業期限等因素確定確定的。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二十三條
對因征收房屋造成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根據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產停業期限等因素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二、房屋拆遷應該支付哪些補償金?
(一)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四)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三、房屋拆遷補償流程有哪些?
1、進行摸底調查。征收項目正式啟動后,由房屋征收部門對被征收區域進行摸底調查,履行公示程序。
2、選定評估機構。
3、報請政府批準。確定評估機構后,房屋征收部門應擬定《補償方案》,并報本級政府批準。
4、組織專家論證。
5、征求公眾意見。
6、公布補償方案。房屋征收部門將征求意見情況和根據公眾意見修改的《補償方案》在征收范圍內現場公布。
7、進行風險評估。
8、作出決定征收。區政府將征收補償方案征求意見的情況、根據意見修改后的征收補償方案以及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報市房屋征收部門審查通過后,方可作出房屋征收決定。
9、公布征收決定。
10、公布評估結果。
11、簽訂補償協議。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簽訂補償協議,并足額發放補償款。
四、房屋拆遷補償原則有哪些?
1、按原面積妥善安置原則。
2、鼓勵遷往市區邊陲地段和人口稀疏地區的原則。
3、等價交換原則。
4、先安置、后拆遷的原則。
在拆遷房產的過程中,對于停產停業損失,不能由政府部門統一規定補償標準,如果拆遷的房子是經營性房產,征地主管部門會對房子進行考察,根據當事人提供的賬本確定經營效益,最終的補償標準,可以和征地主管部門協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