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侵權行為的法律責任有什么?商標與產品不一樣不一定是侵權嗎?
2023-04-28 14:29:29 來源:法制法律網
一、商標與產品不一樣是侵權嗎
商標與產品不一樣不一定是侵權。
產品一樣商標不一樣不是一定不算侵權的。如果該商標雖然不一樣,但是具有一定相似度,且極易造成誤導的,應當算侵權。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商標侵權是指行為人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類似的商標的行為。
二、構成商標侵權的要素
構成商標侵權的要素有:
1.必須有違法行為存在,即指行為人實施了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的行為;
2.必須有損害事實發生,即指行為人實施的銷售假冒商標商品的行為造成了商標權人的損害后果。銷售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會給權利人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同時也會給享有注冊商標權的單位等帶來商譽損害。無論是財產損失還是商譽損害都屬損害事實。
3.違法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即指行為人對所銷售的商品屬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事實系已經知道或者應當知道。
4.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即指不法行為人的銷售行為與造成商標權人的損害結果存在前因后果的關系。
三、商標侵權行為的法律責任有什么
若行為人作出了商標侵權的行為,對當事人造成了損害的,則其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相關規定包括有恢復原狀、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找法網提醒您,根據我國《商標法》的相關規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條有本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