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中國花谷”彩色名片綻放美麗經濟 第十屆沭陽花木節啟幕-實時
2023-09-28 10:46: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宿遷9月27日電 (記者 劉林)“或許此前我們未曾謀面,但一定神交已久。因為您案上的那盆蝴蝶蘭、院內的那株榆葉梅,大概率就來自我們沭陽。”27日,第十屆沭陽花木節在江蘇省沭陽縣開幕。開幕式上,沭陽縣委書記、沭陽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彭偉介紹,素有“虞姬故里”“花木之鄉”美譽的沭陽,擁有各類活躍網商5萬余家,集聚了淘寶、京東60%的花木類賣家,花卉直播銷售額占全國三分之一,平均每秒就有15.8件快遞從沭陽發往世界各地。
開幕式現場。丁華明 攝
從2002年至今,沭陽花木節已經走過了21個年頭,不僅全面生動地記錄了沭陽花木產業發展歷程,也成為展示花木產品、交流花木文化的重要平臺。
開幕式上,彭偉從地理位置、歷史淵源等方面闡釋了沭陽成長為“中國花谷”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沭陽位于北緯33度至34度,地處秦嶺淮河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凜冽的北風和濕熱的南風,走到沭陽也便溫潤了起來,最佳的溫度與濕度讓沭陽成為“南花北移、北木南遷”的理想馴化基地和過渡地帶。
“古”與“今”相互交融,花木蓬勃之魂始成。沭陽花木種植始于唐代、成于明清、盛于今朝,得益于這座城的歷史底蘊。在這里,“花”見證了“城”的蝶變,“城”賦予了“花”的靈魂,“古”與“今”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近年來,沭陽著力打造“中國花谷”。丁華明 攝
近年來,沭陽著力打造“中國花谷”,加快花木產業“六個轉型”,促進一二三產融合,全面激活美麗經濟,2022年沭陽花木交易額達240億元。作為全國聞名的“花木之鄉”,沭陽縣擁有16個淘寶鎮、104個淘寶村,是全國最大的農產品淘寶村集群;擁有各類盆景1000余萬盆,年成交額達40億元;擁有各類活躍網商5萬余家,花木匠師5000余人,集聚淘寶、京東60%的花木類賣家;2023年1-8月份,網絡銷售零售額225億元。
如今在沭陽,“手機是新農具、直播是新農活、網紅是新農人、數據是新農資、網絡是新基建”已成為新時尚。目前,沭陽花木生產核心區70%以上的大學畢業生選擇返鄉創業,全縣返鄉入鄉創業總人數超過27.3萬人,實現了向用工需求大縣的華麗蛻變。
“一個產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創業者的艱苦奮斗,離不開市場的剛性需求,更離不開政府的服務與支持。”提到花木電商為何能在沭陽縣落地生根,快速發展的原因,沭陽的電商創業者皆有類似說法。彼時,沭陽縣提出“花木興縣”戰略,開始逐步調整產業結構,圍繞市場需求擴大花木種植面積。
沭陽全面激活美麗經濟,2022年花木交易額達240億元。丁華明 攝
沭陽縣委縣政府圍繞資金、基礎設施、培訓等方面,瞄準瓶頸精準發力。針對“起步階段缺培訓”“發展階段缺資金”等瓶頸,該縣為電商提供免抵押貸款并提供免費培訓;針對電商經營中的誠信問題,政府還專門設立了1000萬元的網絡交易誠信專項資金,用于交易糾紛的先行賠付。
三葉園林、俄樂崗彩色苗木、隴集蝴蝶蘭、耿圩多肉、廟頭月季、章集鮮切花、扎下盆景、新河干花基地、劉集海棠……在沭陽,隨著黨委政府的推動和市場的升溫,一個個花木產區漸成規模,沭陽花木產業以燎原之勢迅速壯大。形成了生產、加工、銷售、物流、研發、示范、服務等相互融合、協同發展的花木全產業鏈。
據悉,本屆花木節由中共沭陽縣委、沭陽縣人民政府主辦,BCI國際盆景協會中國區委員會、江蘇省林木種苗管理站、江蘇省苗木商會承辦。花木節主會場設在華東花木大世界,主會場和八個分會場同步開展。主要活動包括開幕式、2023年國際盆景大會年度主展覽、2023首屆江蘇林草種苗新特優品種技術展、花木電商直播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