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具體是指哪些單位?公務員和事業編制有哪些單位?
2023-05-15 16:18:59 來源:法律專家網
事業單位具體是指哪些單位?
現有事業單位包括十八大類:教育、科研、勘察設計、勘探、文化、衛生、體育、新聞出版、農林牧水、交通、氣象、地震、海洋、環保、測繪、信息咨詢、標準計量、知識產權、進出口商檢、城市公用、物資倉儲、社會福利、經濟監督、機關后勤等。
1、教育事業單位:包括高等教育事業單位、中等教育事業單位、基礎教育事業單位等。 2、科技事業單位:包括自然科學研究事業單位、社會科學研究事業單位等。 3、文化事業單位:包括演出事業單位、藝術創作事業、單位圖書文獻事業單位等。 4、衛生事業單位:不僅僅是指在醫院工作的醫生護士,還有類似的醫療機構,比如:計劃生育服務單位、防疫站等。 5、社會福利事業單位:包括托養福利事業單位、康復事業單位殯葬事業單位等。 6、體育事業單位:包括體育競技事業單位、體育設施事業單位、其他體育事業單位。 7、交通事業單位:包括公路維護監理事業、單位公路運輸管理事業單位等。 8、城市公用事業單位:包括園林綠化事業單位、城市環衛事業單位等。 9、農林牧漁水事業單位:包括技術推廣事業單位、良種培育事業單位、綜合服務事業單位等。 10、信息咨詢事業單位:包括信息中心咨詢服務中心(站)、計算機應用中心價格信息事務所等。 11、中介服務事業單位:包括技術咨詢事業單位、職業介紹(人才交流)事業單位等。 12、勘察設計事業單位:包括勘察事業單位、設計事業單位、勘探事業單位等。 13、地震測防事業單位 14、海洋事業單位 15、環境保護事業單位 16、檢驗檢測事業單位 17、知識產權事業單位 18、機關后勤服務事業單位 19、其它類
公務員和事業編制有哪些單位?
通俗來講,公務員崗位就是指的黨政機關,而黨政機關又包括黨委機關和政府部門。再加上擴大回來的人大、政協機關,群團機關,法院、檢察院,還有垂直管理的稅務局、生態環境局等,都是公務員單位。嚴格來講,《公務員法》規范管理的單位包括以下六類:
1、政府部門:政府部門是真正由《公務員法》調節管理的機關,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務員單位”。公務員的定義,就是指“負責統籌相關管理經濟以及社會秩序的人員,要維護國家法律,同時貫徹落實相關義務”。而承擔這些職能的,就是政府部門,黨委、人大、政協、群團等機關,只是領導或者輔助政府部門發揮職能。政府部門中的公務員單位包括政府辦公室、發改局、財政局、人社局、住建局、教育局、衛健局、醫保局、文旅局、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管局、自然資源局、應急管理局、司法局、公安局、統計局、審計局等部門,從縣區一級到省一級,分別按規模設置25個—40個左右的政府部門。
2、黨委機關:黨委機關嚴格意義上來講,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但習慣上,黨委機關就是公務員機關,尤其是為了和參公事業單位區分,不再強調其參公管理的性質。黨委機關一般包括黨委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政法委、統戰部、紀委、巡察辦、編辦、機關工委、信訪局等,從縣區到省直,設置10個—20個左右的黨委機關。
3、人大機關、政協機關:和黨委機關一樣,同樣是參照管理,但現在也是不再強調其參公管理的性質,直接認為是公務員機關。
4、群團機關:各地群團機關,主要包括團委、婦聯、工會,各地設置為群團機關,公務員崗位。群團共有28個,基本上設置為機關的,也就這三個,省市以上多一些,但都不統一。有的縣區行政編制不足,工青婦還有被設置為參公事業單位的。群團機關和黨委機關一樣,還是參公管理。
5、垂直管理部門:主要包括法院、檢察院、生態環境局、稅務局等。和政府部門一樣,是公務員單位。
6、參公事業單位:事業單位中,主要或者完全承擔行政職能的,經批準參照《公務員法》管理。雖然使用的是事業編制,但其身份參公,工資待遇和公務員一樣,也可以在公務員崗位調任,和公務員沒有什么區別。現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確定能保留參公屬性的,也就只有行政執法隊了。其他原來已經取得參公資格的事業單位,由于行政職能在機構改革中,被劃轉到相應的政府部門,已經沒有參公的依據了,改革是遲早的事。中央現在保留參公的事業單位,也只有黨校、黨史辦、老齡辦、證監會、銀監會了。